13部干细胞治疗专家共识之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专家共识

发布于 2025-03-05 16:21:20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由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组症候群,是一种常见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凉、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缺血性溃疡、坏疽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预后极差。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潜力


图片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促进血管新生、免疫调节、旁分泌作用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MSC)通过调节免疫、促进血管生成和分泌生物活性因子,能有效改善患肢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截肢率,并提高生存质量。此外,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国研究中得到证实,为重症下肢缺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共识: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键指引


图片


2021年10月在《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第11卷第5期)上发表的《自体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专家共识(2021) 》,其中提到,自体干细胞移植对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学界公认。该方法可以在下肢缺血的治疗中,表现出诱导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避免截肢、改善总体预后的良好效果,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值得在条件具备的医疗机构,按国家法规推广和应用。

图片1



案例


2023年,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医科大学在《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治疗重症下肢缺血(CLI)”的I期临床试验研究报告。

 法:根据试验顺序,研究人员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入两个MSCs组,采用3 + 3剂量递增方法,每个MSCs剂量队列有3-6名患者:20 × 10⁶个细胞(低剂量)和60 × 10⁶个细胞(高剂量)。


P-MSCs从足月分娩的胎盘组织中提取,并在GMP标准下进行培养和处理脊髓麻醉(3名患者)和静脉镇静下(6名患者)注射MSCs,治疗分2个时间点进行,间隔8周。在每次注射中,P-MSCs悬液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患者的缺血肢体,注射深度为1-1.5cm,面积10 × 6 cm,注射区域为膝至踝部的肌肉内,每次注射分为30-40个点,每个点注射0.5-1.0 ml的P-MSCs悬液。


图片2

图1肌内注射 P-MSC 的临床试验方法。

A P-MSC 在分离和体外扩增后注射到缺血肢体,(B )P-MSCs 通过分泌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并促进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刺激 M2 巨噬细胞的诱导并增加循环调节性 T 细胞的数量,导致白细胞介素 IL-10 的增加和炎症的消退。此外,MSC 释放直接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C P-MSC 给药对 CLI 患者的疗效结果


结果:①免疫学特征变化: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期内,IL-1和IFN-γ血清水平显著降低(P ˂ 0.05,图2)。在MSCs治疗前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血液样本中的CD4、CD8和CD25标记物(图3),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结合附图1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果,CLI患者的免疫特征没有受到同种异体MSCs治疗的不利影响。


图片3

图2: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第 0 天(基线)和第一次输注后 6 个月的变化。

首次输注前 (基线) 和后 6 个月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所有 CLI 患者的 IL-1 和干扰素γ (IFN-γ) 显著降低。4 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S 中,不显著

附图1

图片4

附表1

图片5

图片6

图3:在筛选和 P-MSC 植入后 6 个月随访时测量 CLI 患者的 CD4 和 CD8 和 CD25 标志物

②血管生成:细胞输注6个月后,侧支血管形成评分升至0.98±0.3(图5,+0(无侧支循环)、+1(轻微侧支循环)、+ 2(中度侧支循环)和 + 3(高侧支循环))。

图片7

图4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P-MSC) 植入后 6 个月血管造影中侧支动脉发育的变化。

(A )P-MSC 给药后 6 个月侧支血管形成增加。(B) 根据侧支血管的数量,侧支血管形成的程度分为 0 、 + 1 、 + 2 和 + 3 (P 值 = 0.0625)
③疼痛缓解:使用VAS评估静息疼痛,在完成随访期的患者中,疼痛均显示出显着改善(图5A)。平均VAS基线评分为8(±0.75),3个月后改善至3.87(±1.24),6个月后改善至1.125(0.83)。

图片8

图5疗效参数: 通过语言模拟量表测量的缺血性静息痛评分,0 = 无痛,10 = 患者一生中最严重的疼痛,P < 0.0001。A:疼痛指数B 治疗肢体的踝肱指数,P = 0.1228。C 步行距离,P = 0.0017。D 血管生活质量问卷 6,P < 0.0001
④VascuQoL-6变化:治疗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P<0.0001,图5D),特别是连续步行以及镇痛药的使用量显著减少。

图片9

图6表示治疗肢体,显示整个 6 个月随访期间缺血性溃疡/坏疽的进展

⑤溃疡变化:在整个6个月的随访期间,1名肢体的溃疡明显愈合;2名患有溃疡和坏疽的肢体没有进展并保持完全干燥;1名患者在治疗前与5名患者治疗后进行了小截肢,截肢后伤口愈合,溃疡总面积大大减少(见图6)。
⑥安全性:治疗后,没有患者出现感染、出血或其它与细胞微生物相关的安全问题,有2名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中度腹泻,2名患者出现轻微瘙痒,通过抗组胺药治疗后,腹泻自行好转,瘙痒消失。

结论:研究表明,通过肌肉注射P-MSCs治疗CLI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未发现明显的免疫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并且P-MSCs治疗在改善患者静息痛、溃疡愈合、最大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益处。

展望


图片


未来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展充满希望,预期将朝着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深入的安全性评估、个性化医疗、联合治疗策略、标准化操作流程、法规政策支持以及患者教育等方向发展。随着对干细胞治疗机制更深入的理解,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这种治疗方法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此外,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同时,随着治疗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完善,干细胞治疗的质量和一致性将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通过提高患者对干细胞治疗的认识,增加其接受度和参与度,将有助于推广这种新兴治疗方法。总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有望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声明

1.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进行学术交流,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不作为官方立场,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无任何广告目的,非进行产品贩卖,仅供读者参考。

2.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参考文献:

[1]Zeinab Shirbaghaee, Saeed Heidari Keshel, Mehdi Rasouli, Majid Valizadeh, Seyed Saeed Hashemi Nazari, Mohammad Hassani and Masoud Soleimani. Report of a phase 1 clinical trial for safety assessment of human place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3-03390-9.